教室翻轉了,然後呢?

               ───有效教學的真諦    之三  嘉義女中 王麗蓉

三.有效教學的真諦

  讀到這裡,聰明的老師們應該已經知道筆者主張:要翻轉教室並非套用現成的學習共同體、學思達、MAPS等教學模式。現在注重適性揚才、要教育出多元的學生,可是如果全國老師的教法只有一種模式,怎麼可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教育又不是罐頭工廠,豈只有一種模式的道理?換言之,筆者認為因應前述的時勢變化,的確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法。但筆者並不認為因為現在流行翻轉教學模式,就趕快一窩蜂地翻轉。而是應該善用最適當最有效的教學法。

  那什麼是善用最適當最有效的教學法呢?這可以分成四點來論:

  首先,彰顯科目性質,紮根專業基礎。可能會有老師認為,國文科的特質在於閱讀能力的培養,但其實歷史科也可以練閱讀,甚至理科也有科普文學或是新聞科學可以練閱讀。但是國文科閱讀訓練的重點應該要不一樣。也就是扣緊文本的閱讀、摘要、鑑賞、分析、批判思考力。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古文閱讀力。歷史的史料閱讀也會用到古文,但是不像國文科能細細琢磨古文。現在可能是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有主張古文全都由學生自學。說真的,筆者並不全然認同模仿中國大陸的教法,主要原因是臺灣目前的教育環境並不適合古文完全自學。臺灣學生不像中國學生,從國小就被要求要自學課文,而且接觸古文晚,國中古文讀的篇數少得可憐,學生才接觸到古文不久,就要他們全部自學,就像一個嬰兒才學會站,就要他自己邁步跑,這樣好嗎?除非高中老師有方法進行一段長時間的訓練引導,否則同時有古文與翻譯存在,學生不可能會自動想看古文。可是國文課很重要的一個責任就是訓練學生掌握閱讀古文的方法、培養閱讀古文的能力。但是因為翻轉教室流行,現在好像講解課文與翻譯就變成食古不化與浪費時間。筆者以為不然,教師口授法需存在的理由前已述,其次是筆者認為基本功還是要顧的,否則和歷史科閱讀史料訓練有何不同?就算教師不講整篇翻譯,至少一課中重要的、難解的句子,或第一次遇到的,都必須說明,例如<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就應該詳細解釋。如果國文科所有的內容學生都可以自學,自己看及討論就會了,考卷都有詳解,學生都可以自己看,為什麼他們還是會有疑惑,需要問老師呢?所以筆者寧可花些時間,帶一下全文翻譯,尤其是重點句,或是很難的解釋,一定要詳述。講翻譯只要不要講得太瑣碎,每個字義都計較,或是整堂課時間都花在翻譯就可以了。甚至也可以要學生翻譯關鍵句,或是要學生討論挑出解釋哪些是必背,哪些可以直接刪除。所以基本功也可以用靈活的方式教,而不是都丟給學生自學,這樣一來可以節省課堂的時間,學生不必把大部分的上課時間都花在自己讀課文、弄懂翻譯與解釋上面。筆者認為國文科的基──形、音、義及翻譯,還是不能偏廢,如果我們都不注重基本功,恐怕容易造成學生「思而不學則殆」的弊病。若是學生基本功沒顧好,光是直接討論深度思考鑑賞的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此外,筆者以為應該把摘出每段段旨與全文摘要列入基本功,當然也可以用心智圖歸納較清楚,但高中不必每課用,學生自行摘要能力培養出來,甚至不用心智圖也無妨。筆者教學一向是全文教完才教題解,甚至常不教,因為在上課進程中,早就讓學生分析每段段旨了。

  基本功紮穩了,再進入第二層次。筆者以為國文科最好的方式應該「依隨課文屬性,操作適合方法。」也就是視該課屬性來決定要用哪些方式教學。這樣做的優點是,老師在設計時,思考的角度比較多元,也比較不會被現有的模式綁住。例如文學屬性較高的課文,適合扣住文本設計深度鑑賞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出答案。切合社會實務性越多的課文,如:<原君>、<大同與小康>可多操作學習共同體中的「伸展跳躍課題」,若是學生程度夠高、自主能力夠強的話,甚至可以用PBL[1]的方式,讓學生小組自己去找想研究的問題,並自己去解決。歷史背景較多的,例如<出師表>,則可以一邊上課文,一邊用拼圖法第二代,讓學生自己去了解歷史背景。總之變化無窮,存乎一心。

可能會有老師認為,國文科的特質就是可以提問,練習口語表達能力。但事實上,理科也可以設計提問,筆者曾參加1021218日在彰化師大「磨課師與翻轉教室工作坊」的研習,親眼看到台中市光榮國中生物科鍾昌宏老師的示範,例如他會放一段介紹棒球場的廣告,要學生找出其中不符定律的錯誤有幾個。既然別科也可以提問方式上課,所以同樣是提問與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國文科如何提問出本科的特色就很重要,筆者以為「依隨課文內容,操作深細提問」深入詳盡的文學鑑賞與哲學闡述提問應是核心。所以筆者設計非常多文本分析的問題問學生。等於是把課文中可以分析的地方,全部都換成問題問學生[2]。筆者認為應該是把高中國文課內的文章,尤其是三十篇古文,設計很細的分析題目,讓學生能深度討論鑑賞。反而不必急著在課堂上弄太多課外延伸,畢竟課內優先,而且語文有觸類旁通之效,先把課內讀熟,掌握讀古文的語感及讀法後,學生自然就能自己讀課外古文!不必每節課弄很多課外古文給學生讀。而且筆者以為國文教師真正的目標應該不是設計題目讓學生討論出答案,而是藉由這些很精細的課內文本討論題目,使學生掌握了分析鑑賞的方法,以後學生看到任何一篇文本,即使沒有任何題目,學生都能自己深度分析鑑賞,甚至學生還可以針對文本,自己找出他們覺得應該要分析,但無法分析出來的地方問老師。換言之,學生能提出無法解決的文本鑑賞問題問老師。筆者以為這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

文學鑑賞與哲學闡述是貼近生命的學問,固然可以設計要學生分析、鑑賞、提出心得與看法,但真正的深度與高度還是必須由教師帶領,這在前文筆者已經詳述。不過筆者在此要特別為哲學說話,傳統國文系的訓練是義理(思想)、辭章(文學)、考據(小學:文字、聲韻、訓詁)皆重的,但是現今高中國文的教學,其實都是偏重在辭章。高中國文課本的白話文選文,全都是美文,都是偏向記敘抒情的作品,完全沒有實用性、議論性的文章。難怪從103年開始台大醫科指考不採計國文的理由是「不需要達到像中文系的水準」,意思就是吟風弄月的文學不切實用。中國大陸改革大學入學考試,由2017年開始,增加國文的比重,由150分加到180[3]。美國歐巴馬總統20106月公布《各州共同核心標準》,與其對應的「共同評量」也將在2014—2015學年上路;其中主要包含二類:英語文及數學[4]臺灣反而是指標性的台大醫科指考不採計國文,還有十二年國教總綱剛拍板,國文必修學分減少,再再表現對於國文教育的輕視。總之筆者非常不認同,不過這並非本文要討論的主題,所以點到為止[5]。台大醫科會這樣做,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高中國文一直以來都一面倒向文學。筆者以為文學作品,固然是能貼近人生,但是人不是只需要感性的抒發就好,更多時候,是要用理性來思考表述,特別是評述時事。其實,思考整個時代趨勢,提出解決之法的面向,在高中國文不是沒有,就是諸子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但是這一塊高中國文老師往往不易發揮,因為諸子被打散在三年課程中,文教則因課綱的關係,很多學校被迫只能排在高一和高三。高三學生就快學測了,就算能在課堂上跟隨老師的教學節奏思考孟子,孟子的篇文大都很長,在大考的壓力之下,下課後,還能有多少時間細嚼孟子原文?相較於臺灣,法國很重視哲學教育[6],而臺灣高中國文擁有的哲學資糧也很多,只是大多深鎖倉庫,不然就是被視為配菜,遭到草草料理。其實真的很可惜。總之,筆者希望高中國文可以多一些哲學性思考性的題目和完整連續的課程安排,讓學生理性與感性兼具、藝術與實用皆備、思辨與體悟都能。



[1] Problem-Based Learning,這種教學法在臺灣許多醫學院普遍使用。

[2] 筆者曾寫過一篇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醉翁亭記>鑑賞,筆者雖未明說,但其實就是把所有我設計的鑑賞問題,問了學生後,從學生的答案綜合整理而成。文章內容刊於翰林文苑六十四期。

[3] 徐武軍<兩岸大學入學考試差異>2014-09-25中國時報

[4]劉源俊<犧牲國語文教育怎適性揚才>2014.10.07聯合報。

[5] 有興趣可以上網參考筆者寫的<評台大醫科不採計國文兼論高中國文教育>。

[6]沈清楷:<少了一堂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2011年12月號《人籟
論辨月刊》。慕容理深<從法國高中哲學課綱反觀當今台灣教育政策>2011-06-24
、<中、法指考作文題看:他們想要培養什麼人才?(那台灣的是?)>2014-06-11
報橘、翟華:<法國人個個都是哲學家>。
arrow
arrow

    王麗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