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去桃園參加研習?桃園和你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了解桃園?今年帶高三那麼辛苦,還是出國去玩吧!」友人的話一直在我耳畔迴響。或許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回答的關係,雖然已報名,但我自己竟然也有點動搖。寒假已經夠短了,真的要去參加新臺灣史研習營嗎?

  營隊結束,執筆之際,我認為之前那些疑惑都是多餘的,這研習絕對是值得的!怎麼說呢?

 

一.聚焦主題、深入探討

  許多人趁放寒暑假時出國,花大筆錢毫不手軟,但是想遊臺灣時,反而不知道要看什麼。雖然現在也有不少美食、民宿的旅遊導覽,然而想要享受主題集中的深度文史探討、人文旅遊,可就不是自己翻翻旅遊書、查查部落格臉書能辦到的!但只要跟著新臺灣史研習營的安排,就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與主題地點相關的文史知識。我們自己花心力、找一堆書和論文來看,都不見得能達成這樣的深度效果呢!

  這一次的主題是尋訪千塘之鄉──桃園。戴寶村教授<埤塘大川與桃園台地的開發>及傅寶玉<桃園水圳、祭典與社群關係>讓我了解原來桃園以前曾經有上萬個埤塘,然而今日只剩2851個,甚至只有800個仍有灌溉功能。此外,還有埤塘與祭祀的連結,像社子溪流域竟然每條水圳都建一座小小的伯公廟(土地公),沒有水圳者還不能參加祭祀!陳雪玉<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讓我們知道原來桃園地區就行政而言,大致分為南北,北閩南漳,而幾乎都是南北輪流當縣長,所以連建設及政策都要注意南北平衡。吳學明先生<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把齋教的來龍去脈:包括在日治時期如何依附日本曹洞宗,日本投降後改為參加中國佛教會,到近代江家無人願繼承經營,只好請法鼓山接手的過程都說得很清楚,對於第三日的踏查很有幫助。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看善書,對功過格也有點研究,雖然早已知敬字亭及習俗,但陳識仁<惜字風俗與桃園地區的惜字亭>從善書與功過格開始講起,仍讓我覺得很親切。吳文慧的<四月望雨──鄧雨賢的音樂世界>從音樂的角度分析鄧雨賢的作品,還列出中國五聲音階12356日本音階234672、都節音階671346及沖繩音階134571等,教我們去欣賞鄧雨賢曲子的風格,比自己看DVD更別具體會。不過最讚的是曾秋美的<南崁媳婦仔的生活世界>,養女習俗對我很陌生,只在小說中看過,而因為曾秋美老師家中的姊姊們幾乎都是養女,她為此還深入訪談、寫過專書《消失中的台灣阿媽》,所以她講養女,有研究又有故事,既深入又動人,下課後我特地去請教她,她也很有耐心地詳盡回答。陳銘城<重生與愛──桃園白色恐怖故事>,因為他有訪問過許多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講起事件來非常仔細動人,讓我們不忘過去傷痛的同時,更覺得應該要珍惜今日的民主制度。

 

二.踏查路線、充實豐富

  這次踏查,去了壽山巖觀音寺、桃園神社、景福宮、李騰芳古宅、大溪齋明寺、觀音亭。對我而言,都是第一次。我最喜歡桃園神社,有一種穿越時空到古代日本的錯覺,尤其當日綿綿細雨滴在綠色的銅瓦上,很多次,我都微微感受身處陰陽交界。只可惜神社已改為忠烈祠,若沒有很多人一起來,我是絕對不敢涉足的。在吳學明先生介紹齋教之前,我早就耳聞,當時對齋教——在家居士結婚生子茹素主持佛寺的印象並不太好,但來到齋明寺,實在很喜歡該寺的建築和環境:花木扶疏、清幽雅潔,有種脫離塵俗的寧靜。寺中還有三代比丘尼斷臂抄寫大藏經的影印本,令我想到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故事,慧可斷臂而後因達摩的話而心安了,但我真想問這三位比丘尼,因抄經而了生脫死了嗎?李騰芳古宅是霧峰林家之外,我所看過的第二所古宅,雖然沒有霧峰林家那麼大,但是第一次看到有科名的旗杆底座,還有廚房中的送菜窗,也算開了眼界。不過古宅的房間實在很小又暗,比我爺爺的三合院更甚,幼時的心病又犯了,我不想待在古宅中太久。景福宮的解說老師講得頗細,從桃園地名演變娓娓道來,又簡單講了有關開漳聖王的事跡。若不是因為去年教鄭用錫<勸和論>時,曾稍微研究過漳州和泉州人的械鬥,不然真的對開漳聖王一無所知,聽了恐怕一頭霧水。壽山巖觀音寺的由來令我想起普陀山、萬華龍山寺,也都是菩薩到了那邊自己不想走。壽山巖觀音寺香火鼎盛,負責人大概也比較歡迎香客,不太喜歡我們這些文史參觀者,所以沒有讓我們看嘉慶年間的石香爐,其實他們大可把石香爐移出來些,用繩圈或玻璃櫃封起來,讓香爐也成為觀光賣點,豈不是美事一樁?此外,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壽山巖觀音寺的頌經者是身著紫色海青!第一次見到這種服飾,蠻華貴的,迥異於平日對宗教的印象!解說員事先說觀音亭有一百多階,聽得一堆人哇哇叫,我還得以對文史的熱情激勵這些抱怨的人哩!但實際爬的時候,階梯並不高,走起來十分輕鬆,一下子就到了,登頂後從觀音亭鳥瞰桃園的景致,實在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爬這一百多階實在太值得了。觀音亭有座惜字亭兼奎星樓的亭宇,既可惜字,又能求功名,非常有特色。不過觀音亭的腹地實在太小,我們一百多個學員來到這兒,解說團常容易互相干擾,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參觀這些廟,我最大的感慨是:這些廟都保留善書區,而且收得整整齊齊的,就像我小時候那樣。我仔細瀏覽是否有沒讀過的善書,全營隊的學員大概只有我撥時間研究善書區,我邊看邊忍不住感慨萬千,因為台北的行天宮、龍山寺,為了維持整潔,都不再有善書區,以後有人要像我幼時那樣,因翻善書而產生對宗教的興趣,想必很困難了!

  不知不覺營隊進入尾聲,這次又認識了新的朋友,學員中臥虎藏龍,很多老師與文史愛好者,上課都非常努力,光是跟他們聊天都能學到很多。像我這樣以放假享受心態參加的人應該不多,不過對我而言,平日教學備課及不斷創發就夠忙了,如果連參加這個營隊都要像在學校一樣上緊發條,實在太累。然而我還是很認真聽每一堂課和導覽,對我而言,學新的內容,就是一種放鬆。此外參加這個營隊還有一個優點,在學校要教與臺灣有關的古典文學,而這些文章的文學性大多不太強,重點是相關的歷史和文化,但覺得最困擾的也在此,因為以前沒有讀臺灣史,忽然要教與臺灣有關的古典文學,也許是我個人的問題,都覺得教師手冊根本不夠,自己了解太少,教起來很虛,得要自己再去找書來看才能補足,很累。但是參加「新臺灣史研習營」最大的優點就是,會學到很多可以在教學使用的資料,例如我去年教鄭用錫<勸和論>時,曾跟學生提到械鬥使客家人從新莊移民到桃園,還有漳州和泉州人因祭拜豬羊而造成械鬥,在這次營隊中都聽到了,而且是用台語示範漳泉兩方在祭拜的鬥嘴話,妙的是,解說楊小姐說一遍,戴寶村老師又說一遍,簡直就是特地要加強我的印象一様!

  還有我覺得我們現在很習慣透過學英文、看電影接受歐美文化,日韓文化也隨著卡漫影劇流行歌深入,反而是對本土或傳統很陌生,參加新臺灣史研習營,常常讓我對於民間的習俗為什麼是這樣子,有恍然大悟之感,所以真的很值得。

  新台灣史研習營每次舉辦的地點都不同,這次營中有位前輩已經參加十四次!好驚人喲!因為新台灣史研習營已經繞台灣一圈了,所以下一次又要開始新的一輪。第一站將從古都台南開始。

  現在再想想朋友問的問題:「為什麼要去桃園參加研習?桃園和你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了解桃園?」我知道要如何回答了。我覺得只要到現場去走一趟,就會有印象;加上深入探討,自然產生對該地的連結,對於鄉土的熱愛之情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一切都要從走入這片土地開始。未參加前,確實對桃園不了解,現在多少也可以介紹一些了。不是很好嗎?外國大家都捨得花錢去了,自己生長的土地,更應該撥時間好好了解!何況我覺得自己在台灣成長,以為對台灣很熟,其實若要講到台灣歷史文化,還有好多要學的呢!我覺得參加一次新台灣史研習營,就很像獲得了一小塊台灣拼圖,一小塊一小塊的拼,最終就能對全台灣各地的文史有深入的了解。去哪裡找像新台灣史研習營這樣,有專家用心規畫,具專業深入課程,又有專家解說踏查的臺灣文史營呢?何況來參加,又能認識很多高手學員,還獲得一本精心編輯厚厚的研習手冊,回家還能再慢慢咀嚼。所以下一次,請也來參加吧! (2015213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麗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