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醉翁亭記>鑑賞    

                                                                                                                                                                                                                                                                            嘉義女中  王麗蓉

  一般鑑賞<醉翁亭記>的文章,多著重在<醉翁亭記>第一段的剝筍法書寫、貫穿全文的「樂」主題、特殊的「也」字收尾句法,以及大量使用「也」字與「而」字造成舒緩文氣的分析,這些都已經有許多前人著墨,各版本的教科書鑑賞也都必定提及。但是,筆者卻以為,除了傳統鑑賞<醉翁亭記>的模式之外,<醉翁亭記>句子長短所肩負的意義性更應是分析此文的鑑賞新焦點。因此筆者藉由翻新「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詩句的概念,去分析<醉翁亭記>。

「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是出自白居易<東澗種柳[1]>,本來是指白居易在種植柳樹時,依柳樹原來枝幹生長的高低不同,而順勢修剪成適宜的長短、插枝在適合的地點。在此筆者則是藉用這兩句詩,給予新的意涵。歐陽修寫文章習慣寫好之後仍不斷修改,直到滿意為止才定稿[2],甚至有時候,改到「不留本初一字」。所有版本教科書教師手冊都提及,宋人朱熹說,<醉翁亭記>初稿描寫滁州之山,并非僅有首句「環滁皆山也」,原先本有十多字,是後來才修改成現今簡潔的面目[3]。總之,歐陽修這篇<醉翁亭記>,照他的書寫習慣,一定也是經由反復修改而成的,因此筆者認為<醉翁亭記>中的句子長短排列,必定是經過歐陽修精心設計過的,就好像修剪柳枝時,給予適合的長短一般。歐陽修是以什麼樣的標準去修剪<醉翁亭記>的句子呢?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得知,但是很值得仔細窺探<醉翁亭記>中,歐陽修藉由刻意設計句子長短所形成段落結構的意義,並且分析句子長短所承載內容的重要性高下!

  筆者將<醉翁亭記>全文的句子,以「也」字當成句子的結尾排列如下。在每個以「也」結尾句末括號中所列出的數字,是除了「也」字以外該句的字數,筆者特地在每句末列出,以方便檢視並解析:

 

環滁皆山也。(4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4]。(9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10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22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16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9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8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13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24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27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17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31

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31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27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13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17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15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32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3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9

 

綜觀這些句子的排列,可以看出,<醉翁亭記>不僅只有「也」字句的句法,甚至連每段的句子長短,以及全篇的句子長短,歐陽脩都精心設計過。筆者仔細閱讀之後,發現以下規律:

  本文共分為四段,每段結尾的句子,在該段中,都是較短的句子,特別是第二、三、四段,甚至都是以該段最短的句子收尾。而每段的開頭,除了第三段刻意以最長句開頭之外,其他段的開頭句子,在該段中基本上也屬於短句。而除了第三段之外[5],在每段中非開頭及結尾的句子,也就是位於段落中間的句子,一定會有該段最長的句子出現。這些設計,使得段落句子的排列基本上呈現「短──長──短」[6]的變化錯落效果。此外,筆者發現,文中哪些句子是該段最長句,甚至全文最長句,往往都是該段最重要之所在。總之,段落中最長句顯然是歐陽修故意設計要提醒讀者注意的句子。

  以上是全文的規律,接下來是分段說明。分段分析如下:

  

  第一段

環滁皆山也。(4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9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10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22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16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9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8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13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

 

本段中,可以清楚看出句子的排列「短──長──短」的模式出現兩次,在這兩組「短──長──短」模式中,兩次最長的句子,分別是:「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22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前者是本段次長句,後者是本段最長句。前者如此長,一方面是因為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這多達二十二字構成的句子的長,象徵了釀泉水勢的悠長與連綿;另一方面,本句如此長,顯然是為了配合下一句「峰回路轉」而蓄勢,就是因為本句長,才能表現出,在山中漫長的六、七里路行走之後,彷彿到了盡頭,接下來的峰迴路轉,竟然出現了醉翁亭,令人感到驚喜。此外,本段中最長的句子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旨在點明太守的號「醉翁」的由來。若是照一般的分析,會認為本句之後接的兩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13)「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比起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這兩句比起由二十三字構成的解釋醉翁稱號產生的原因,才是真正直陳醉翁的「以酒寓山水之樂」的灑脫境界,格調較高尚。可是就筆者的分析而言,其實此兩句已經到本段最末,要負責收束上文,引起下文了,或許這兩句是本段最有境界的句子,然而重要性其實不若「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23。換言之,揭示太守自號醉翁的句子,也就是本段最長的句子,才是歐陽修真正要提醒讀者要注意的,也是本段最重要的關鍵,旨在提醒讀者:雖然本文題目是<醉翁亭記>,表面應是寫亭,但是事實上,太守,也就是醉翁,才是這篇文章主要描寫的核心之所在。讀畢全文,確也如此。段二寫的景,是太守見到的景;段三是寫太守與滁人及賓客同樂,最末段更是揭示太守的胸襟及身份,可謂本文處處有太守,太守才是全文真正主角,而非醉翁亭。

  

  第二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24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27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17

 

本段是寫景,也是一樣依循「短──長──短」的模式,全段只有三個句子,三句分別寫朝暮、四時,與總結。既然如此,為何是以四時的描寫「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27)作為本段最長句?所要傳達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筆者認為:這二十七個字組成的長句,一方面要概括春、夏、秋、冬四季,當然要比朝暮所代表的一天來得長,所以為本段最長句當之無愧,另一方面,這個長句,就是在告訴讀者,太守來醉翁亭顯然不是偶爾而已,他是真的很喜歡這裡,才會春、夏、秋、冬四季都來,也就是說太守不會嫌夏熱冬冷,而是不分四季常常來的,那太守為何常常來醉翁亭呢?其實就已經表示太守真的覺得這裡的山水,給予他無比的快樂,所以才會不分四季都來訪。之後再順接總結的句子,真正把「樂」點出,就十分自然:太守不但四季都來,而且每次來都待很久,從早待到傍晚,就是因為好喜歡這裡,覺得「樂亦無窮也」。

  

  第三段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31

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31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27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13

 

第三段並未合乎本文段落句子的排列呈現「短──長──短」的模式,是呈現「最長──最長──短」的模式。為什麼會這樣呢?若是全文每一段的句子結構都呈現「短──長──短」,雖然每段之內的句子長度仍都有字數不同的變化,但是就全篇而言,每段都用一樣的「短──長──短」結構,全文每段的韻律性不就都一樣了嗎?文章寫到第三段,是該有所改變了,這個改變,就全篇的結構而言,可使全文段落結構具有變化性,也就是一般四段式文章「起、承、轉、合」結構中,第三段所負責的「轉」。另外就是,「最長──最長──短」的模式,這也是在提醒讀者注意,為什麼呢?筆者前面提過,在<醉翁亭記>中,只要是該段最長句,都有特殊的意義。第三段既然是由最長句開始,表示第一句就是最重要的,要讀者注意什麼呢?「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31) 這句寫的是滁州百姓扶老攜幼至「瑯琊山」遊玩的情景,歐陽修寫這場景,就表示:第一、太守的政績佳,百姓安居樂業,才能出來遊玩。那為何要特別著筆描寫老人和小孩也都出來玩?一般人疼子,小孩天性喜玩,遊玩是常態,但老人也一起出來玩,更表示百姓不但衣食無虞,生活過得很好,太守又教化百姓恤幼之外能敬老。第二、太守是個心胸寬闊、不擺架子的太守,不然他大可以要求手下官員替他肅清場地,自己享受美景。第三、太守是個親民的太守,百姓才敢在他視線可及之處往來遊玩,而不會看到太守出現就嚇跑了。至於本段的第二句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31)這句明明有三十一個字,就和本段第一句字數一樣多,所以其實表示,這句雖然在本段中是位居第二句,但其實重要性並非亞於第一句,也就是說本段第一句和第二句對歐陽修而言,都是一樣重要,都是希望讀者要好好注意的!這句寫的是太守宴上的菜,由這些菜餚可以分析出:第一、太守宴的食材都是取自當地,表示太守非常融入在地,不但支持當地農產,而且對地方態度是沒有距離、不擺架子的親切太守;第二、太守宴上沒有燕窩魚翅、熊掌鮑魚等昂貴的山珍海味,顯示太守很簡樸,這樣簡樸的太守一定不會壓榨百姓,不會想從百姓身上撈油水,必是位能替百姓著想的好官。兩句看來毫不起眼的景,其實都是在寫太守的優點,難怪句子長度都位居本段之冠,歐陽修顯然刻意在第三段以異於他段,開頭兩句最長的模式,提醒讀者這段所寫的,尤其是開頭這兩長句,一定要好好仔細讀。而這裡也同時埋下伏筆,將要到最後一段展現。

  

  最後一段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17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15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32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3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9

 

本段寫遊人歸、禽鳥樂,以突顯太守之樂的胸懷,並揭露太守的身份。在本段中最長的句子: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32)這個句子同時也是全文最長的句子。表示這句不但是本段最重要的,而且也是全文最重要的句子。這句在全文最長、由三十二字組成的句子,以禽鳥生理之樂反襯眾人為己之樂,再以眾人為己之樂反襯太守以民為樂的胸懷,等於正面揭示太守是位能「以民為樂」的太守。所謂第三段的伏筆展現,就在此。因為前面已經有第三段滁人遊及太守宴的細節作為鋪墊,因此本段等於是對第三段的具體描寫凝煉出抽象的總結概念──直接指出太守擁有「以民為樂」的胸懷,就好像在第三段先給讀者看過圖片,在此再加以文字說明一樣,所以並不突兀,非常順勢自然。此外,太守的樂是「為民」,勝過賓客「為己」及禽鳥的「本能」,而使得「樂」的境界在此達到全文的最高峰。

  既然已經達到最高峰,接著就要收尾了,最末兩句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要點出,醉翁就是太守,太守就是<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自己!歐陽修為了達到最終揭示身份的目的,真是煞費苦心。首先,他刻意安排,讓每一段的收尾,都歸結到太守身上,段一是太守以酒寓山水之樂作結,段二則是太守至醉翁亭的見景之樂作結,段三則聚焦太守與眾同樂醉倒宴席作結,末段則是揭露太守身份。因此,每段收尾的短句,其實都扣回太守,自然造成一種文章內在屬於意義層次的重覆韻律,所以使得文章最末歸結至太守身份,讀來十分自然。此外,為了讓最終揭示太守身份的效果更加毫無斧鑿痕,歐陽修故意在本文中,從頭到尾全部使用「也」字句結構,這種結構重組了一般漢語習慣的主詞在句首的句法,使得主詞在文句的最末端出現[7],由於「也」字是上聲字,音節較長,配上眾多虛字「而」的使用,致使全文讀來音節舒緩,讀者讀著讀著,習慣這種句法,很容易會認為是為了造成語氣舒緩的效果,歐陽修才這樣安排。但事實上,在這樣的「也」字句法中,因為主詞在句末出現,形成一種解釋性的文句結構,歐陽修之所以這樣設計,當然是為了在文章最末從容順勢地揭示自己就是文中所描寫的那位太守。這種「也」字句結構主詞在句末,故意讓太守身份在文末才揭露的設計,再配合歐陽修刻意全文都使用第三人稱的角度書寫自己,造成一種客觀陳述的假象,如此一來,才不會使得讀者讀到歐陽修描寫自己是位簡樸、親民、政績良好而且擁有「以民為樂」胸襟的太守時,覺得歐陽修是在自我誇讚而不齒,反而因為「也」字在句末的解釋性文句結構,使得讀者讀到結尾發現歐陽修就是太守本人,讀者會油然興起一種謎底揭曉的樂趣,就比較不會去注意本文的政治目的。而這個揭示太守身份的安排就在全文最長句「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32)之後,也就是說,其實全文的句法設計及全文的句子長短設計,在文章的最末段,交織在一塊,讓文章在最昂揚的氣勢中作結。當然「也」字句式構成的舒緩語氣,讓文末氣勢似乎沒有極度強烈,然而細心的讀者可以感受到<醉翁亭記>在歐陽修精巧的句法及句子長短設計之下,只是表面上的溫潤舒緩,其實文章內在的自我意識是極其剛強的,這剛強也就是歐陽修對自己是簡樸、親民、政績良好而且擁有「以民為樂」胸襟的強烈自信!更藉由<醉翁亭記>廣泛的流傳,歐陽修得以用這樣外柔內剛的氣勢粉碎政敵對他的抹黑打壓,以及突顯即便遭貶依然具備昂揚的鬥志、擁有崇高的理念能把滁州治理好的堅定心靈!

  雖然筆者藉由翻新「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詩句的概念,分析<醉翁亭記>所得出的結論:本文是篇外柔內剛的「綿中鐵」,這樣的結論與昔時的鑑賞結論並無不同。然而經由分析<醉翁亭記>句子長短所肩負的意義性之後,相信大家不僅只注意到傳統強調的「也」字句而已,更能夠了解歐陽修<醉翁亭記>每段句子長短設計之精巧所在。尤其是全文的句法設計及全文的句子長短設計,在文章的最末段,交織在一塊的效果,真是令人拍案叫絕!不過筆者以為<醉翁亭記>真正讓人嘆服的,並非只是形式與內容設計的精巧,而是即便相隔悠悠千年,依舊從那長短不一的「也」字句中,流露出的那抺堅毅!

                                             (2012年12月25日定稿  原載於翰林文苑第六十四期)

 

[1]野性愛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樹之。 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 倚岸埋大幹,臨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楩柟固難移。 不如種此樹,此樹易榮滋。 無根亦可活,成陰況非遲。 三年未離郡,可以見依依。 種罷水邊憩,仰頭閒自思。 富貴本非望,功名須待時。 不種東溪柳,端坐欲何為。

[2] 「作文既畢,貼之牆壁,坐臥觀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何薳:《春渚記聞》卷七)。

[3] 「歐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記>藁,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熹:《朱子語類大全》卷一百三十九)。

[4]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這句雖然不是以「也」結尾,但是就文義而言,已達一個收尾。此外,全文只有此句不是以「也」字收尾,然而「美」和「也」一樣是上聲字,所以這句的結尾雖非「也」字,但是音韻效果極其近似,顯然是歐陽修刻意的安排,故筆者將之列為一個句子結尾。

[5] 本文只有四段,就文章結構布局而言,第三段是屬於轉折改變之處,所以會略有變化。(文中還會再進一步解釋)

[6]在此所謂的「短──長──短」結構,是指把<醉翁亭記>全文,以「也字結尾」的句子視為完整單位獨立成行,像新詩詩句一樣一句句齊頭排列。當每個「也字結尾」的句子上方都排版成齊一基準時,由句子下方的長短比較而得出。

[7]例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這句明明可以用正常的漢語句法呈現:「瑯琊山望之蔚然而深秀」但是歐陽修卻故意使主詞「瑯琊」在句子的最後。表面上似乎是為了配合「…者,…也」的句式,但是事實上是歐陽修為了在文末揭示身份的精心安排。

arrow
arrow

    王麗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