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學文言文

   嘉義女中 王麗蓉

  近日高中國文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又引發爭論。為何要學文言文?以下是我的看法:

增進青年競爭力

很多人反對文言文的理由是:日常生活用不到,所以不必學。這個說法似是而非。為什麼?如果日常生活用不到的就不必學,數學就只要學加減乘除即可,根本不必學什麼幾何、log、微積分。這種主張當然會遭到振振有詞地反駁:不能只學加減乘除!數學是科學之母,如果沒學好,根本別談電腦科技或科學了!沒錯,理工科的基礎是數學,而且不能只學日常可用,同理可證,人文社會學科亦然,不能只學日常所需的白話文,畢竟全面使用白話文至今不到100年,而文言文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文言文作品才是中文領域的大宗,要深入人文社會學科豈能不把文言文學好?

  現今是國際人才流動的時代,臺灣由於薪資已經16年沒漲了,大量年輕人到國外工作,2016年臺灣人才流失,已達總人口數10%。為了增加競爭力,不少人學習第二外國語。但是要學一種新的語文並不容易,有人連英文都學不好了。既然如此,又為何要削弱我們原本的中文優勢呢?現在全世界正盛行學中文,甚至連美國總統川普的外孫女才牙牙學語也在學中文,所以會白話中文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外國人也會,但是文言文有一定的難度,外國人不易精通。此外,學會文言文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現在人工智慧崛起,機器人將會搶走很多人的工作,甚至連白領的工作:醫生、律師、老師也有危險,所以機器人無法取代的人文領域就變得日益重要。人文學科與理工不同,沒有廣博閱讀與長期思考蓄積而來的深厚涵養是不易有成的!能讀懂文言文,用文言文寫的數千年的中文古籍,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資料庫」,CP值超高的!

二.解決人類的問題

  莎士比亞是英文經典作家,但是莎翁作品的英文和今日的英文連拼音都不全然相同,要看懂必須費好一番功夫學習。根據維基百科,莎翁的生卒年是從1564年到1616年,若對應中國朝代,就是明朝。隨便一篇高中生讀的唐宋古文,都比莎翁時代早幾百年。中文字不像拼音文字變易很大,只要會文言文,甚至幾千年前的作品都可以看得懂,而且應用範圍很廣,領域不限於人文。例如:在交通大學開設「數位邏輯/晶片設計」課的電機系副教授黃聖傑曾說:每個人都讀一樣的IC設計書,如何能有不同的創意呢?中文古書就甚有啟發性,連台積電公司的高階主管,在遇到瓶頸時,就是求救老子《道德經》。醫學方面,本來已有奎寧作解藥的瘧疾,1950年代產生抗藥性後,每年約奪走100萬人的性命,屠呦呦提出抗瘧效果100%的青蒿素人類才再次擊退瘧疾。但青蒿素的療法並非屠呦呦所獨創,而是來自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文記錄的古代智慧,對於解決當代人類的問題甚有助益,但前提是得看懂文言文。文言文典籍浩瀚,領域廣泛,不可能皆有白話翻譯。

三.文化傳承與創發

  為何臺灣教育政策是減少高中文言文比例,並增加有關臺灣的古文?大概是希望學生能熱愛家鄉、多了解臺灣。我認為臺灣古文比例要佔多少、選哪些篇可再商榷[1]。有些人認為讀多了文言文,學生會思想迂腐或影響國家主權意識,但其實賴和、蔣渭水等人,也都讀文言文,賴和還擅長古典詩創作呢!至於蔣渭水,依這次列入投票的<送王君入監獄序>來看,此文有著經典古文的影子,書寫也達一定水準。這些臺灣先賢讀的文言文作品一定比現代人多,但他們並沒有因為讀多了文言文作品,就妨礙思考國家主權問題或者變成思想迂腐,更何況今日網路如此發達,臺灣言論又自由,何必擔心學生讀多了文言文作品,就必然思想「偏差」?

  其實文化並非是創發者/國所獨有的,誰發揚就是誰的,例如日本的茶道、庭園、中世紀建築等,根本是源自中國,但日本人再將之發揮出日本特色。韓國更不用說了,自2005年成功將端午節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對於源自中國的風水地理、漢字、韓醫(中醫)等,塑造出韓國「身份證」也躍躍欲試。全世界目前只有臺灣是用古代傳承下來的繁體字,懂繁體字、會文言文,看古書、石碑……,甚至看廟裡的籤詩就很輕鬆。從中國傳來的文字、宗教、姓氏等早就在臺灣根深蒂固了,就連當紅的公視《通靈少女》降乩問事拜的媽祖也都是從中國傳來的!臺灣文化本來就和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難一刀切斷。即使是脫離英國的美國,也沒有廢除英文再自創新語文,美國高中生跟英國高中生一樣必修莎士比亞,而且美國也以莎翁的戲劇再創作,臺灣也有取古創新之作,例如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侯導的電影6次入圍坎城影展,最終以《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侯導年輕時讀唐代傳奇小說,就對<聶隱娘>故事深感興趣。如果他不懂文言文,就不可能拍這個主題了。當代是極講求國家軟實力與文創力的,文言文本來就是臺灣人的「祖產」,現在打算「拋棄繼承」,但拋棄後臺灣文化就會更「富裕」嗎?

  最後以寓言故事作結:有一對兄弟繼承了家傳的製餅流程要訣與原料祕方。分家後弟弟搬到異地,為了與哥哥作區別,打算不傳承祖父輩留下的要訣與祕方,要求子孫完全取材異地並自創新製法。弟弟的子孫發現:完全不用祖傳的要訣與祕方,雖也能製餅,但餅原有的風味盡失,好像也不能稱之為餅了。而且製餅本來就有基本的流程和方法,要完全創新,除非是放棄並改製別的,否則要完全無中生有,拼命想破腦袋都徒然。為何要放棄家傳要訣與祕方呢?倒不如以家傳要訣與祕方為基礎,再研發新法,這樣不但和哥哥家有區別,而且融鑄傳統與現代,又取材異地,別具特色,秒殺魅力超強。兩岸如同這對兄弟,中文力如同家傳要訣與祕方。削弱年輕人的文言文能力真的會對臺灣的競爭力與文化發展有幫助?還是只滿足了某些人的意識型態?更何況兩岸一直在競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1] 課程審議會普高分組乙案票選出10 篇文言文:1.桃花源記、2.赤壁賦、3.望玉山記、4.番社過年歌、5.大甲婦、6.七星墩山蹈雪記、7.赤崁筆談:海船、8.送王君入監獄序、9.鴻門宴、10.岳陽樓記。只有12910非臺灣古典文學。

arrow
arrow

    王麗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